晶振在智能電表中的應用
智能電表一般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測量部分,另一部分是數據處理、管理功能的部分。第二部分的功能則是由單片機MCU完成。MCU內部的電路需要晶振為其提供精準時鐘信號。在MCU系統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因為單片機的一切指令的執行都是建立在晶振輸出的時鐘信號的基礎之上。若晶振的時鐘不夠精準或不穩定,將帶來遠程抄表數據丟失或失敗之隱患。
智能電表對晶振的溫度要求較高,主要涉及的是寬溫晶振,普遍工作溫度范圍為:-40℃~+85℃或是-40℃~+105,若需要更高的工作溫度來滿足其正常運作,則推薦-40℃~+125℃。電力可靠性要求晶振精度高,精度達到±20PPM,甚至要求達到±10PPM。差分晶振提供穩定時鐘信號并能夠便于識別小信號,能夠為電力系統提供高效、穩定的性能,滿足高頻、高精度等要求。
常見的智能電表使用到的晶振頻率有:32.768KHZ,8MHz,12MHz,16MHz,22.1184MHz,24MHz,25MHz,26MHz,27.12MHz,32MHz,39MHz,50MHz,100MHz等。推薦使用應達利Interquip的SMCE-3225(8MHz~156.25MHz),SMCE-2016(16MHz~96MHz),9CAA32768(32.768KHz)等晶振。